A股短期展望: 展望后市,影响A股的几大因素方面:基本面中性,通胀压力缓解,警惕未来潜在的通缩风险;资金面中性,北上资金重回净流入;政策面中性偏正面,央行调降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国务院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国际面中性,海外金融市场恐慌情绪消退,资产价格反弹;汇率面中性,人民币汇率短期贬值压力依旧不大;市场面中性,在全球资产价格反弹过程中,A股表现平平。 短期来看,此前我们提到,在全球性的暴跌中A股表现出一定抗跌性,也因此在近期的市场反弹中表现平平,当前A股已经站上2800,市场结构性的高估和结构性的低估并存,结构性机会或胜率更高。中期来看,疫情影响已经逐步体现在经济、金融数据之中,海外疫情的蔓延也加大了疫情防控的不确定性,经济增长存在着一定压力,此时需要密切关注企业复工节奏和疫情控制结果。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海外疫情的控制情况,外需和外部市场的稳定性对国内也有着较大影响。长期来看,中国经济依然处在寻底过程中,将会有一部分公司被淘汰,但也必定会有一部分公司脱颖而出成为核心资产,投资者需要通过扎实的研究去挖掘这类公司,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拥抱确定性的回报。 债市短期展望: 展望后市,影响债券的几大因素方面:基本面中性偏正面,疫情影响已经显现;政策面中性,央行调降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货币政策相对宽松;资金面中性偏正面,货币利率大幅下降;市场面中性,市场短期大幅上涨,需要警惕收益率反弹。 短期来看,疫情冲击和海外央行的集体宽松使得债市短期走强,国内央行调降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也使得资金利率大幅下行,短期需要警惕快速上涨后的反弹风险,从当前市场收益率结构来看,杠杆策略依然占优。从中长期来看,疫情长期对经济增长有较大压力,而货币政策依然友好,即便有反弹风险幅度也不会太大,债市风险依然不大。产品选择上,针对利率债波动上升要注重久期上的灵活调整,针对信用债违约风险要强调信用风险的把控,在股市低位背景下注重股债之间的灵活调整能力。 投资环境展望 凯石金融产品研究中心在对资本市场分析中,根据经济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国际面、汇率、市场面6个对市场影响较大的因素,对股市和债市进行回顾和展望。本周(报告中所述的近一周,指的是从4月3日到4月9日)各个影响因素的情况如下: 经济面:CPI涨幅回落,PPI降幅进一步扩大 3月CPI同比上涨4.3%,涨幅回落。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0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其中,城市上涨4.0%,农村上涨5.3%;食品价格上涨18.3%,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消费品价格上涨6.2%,服务价格上涨1.1%。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9%。3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13.6%,影响CPI上涨约4.10个百分点。食品中,畜肉类价格上涨78.0%,影响CPI上涨约3.44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16.4%,影响CPI上涨约2.79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2.8%,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1.9%,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鲜果和鲜菜价格分别下降6.1%和0.1%,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12个百分点。CPI同比涨幅有所回落,而环比更是由涨转降,随着全国范围内复工复产的推进,供应能力逐步恢复,从环比来看食品价格由上月涨4.3%转为下降3.8%,带动CPI涨幅回落。从同比来看亦是如此,猪肉价格涨幅回落18.8%。CPI高点已经过去,未来需要持续关注后疫情阶段的价格变化。 3月PPI同比下降1.5%,降幅进一步扩大。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0年3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1.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6%,环比下降1.1%。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2.4%,降幅比上月扩大1.4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1.79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4.0%,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5.2%,加工工业价格下降1.2%。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2%,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5%,衣着价格下降0.5%,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0.1%,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1.9%。据统计局测算,在3月份1.5%的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新涨价影响约为-1.5个百分点。PPI短期仍难见反转趋势,料继续维持弱势运行。 资金面:货币利率下行,北上资金净流入超百亿 央行再出手,货币利率大幅下行。2020年4月以来,人民银行连续多日暂停逆回购操作,同时于3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等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并自4月7日起将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货币利率方面,近一周利率又大幅下行,近一周R001均值为1.03%,较上期下行40.30BP,R007均值为1.52%,较上期下行56.38BP;DR001均值为0.95%,较上期下行38.67BP,DR007均值为1.38%,较上期下行47.15BP。 北上资金净流入超百亿。两融余额方面,截至4月9号,两融余额为10647.95亿元,继续维持较高水平。南北向资金方面,北上资金一改3月大幅净流出的趋势,近一周合计流入资金116.10亿元;南下资金近一周则较为平淡,合计流入3.19亿元。海外金融市场情绪较此前明显回暖,北上资金大幅抛售压力缓解。 政策面:国务院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央行调降利率 央行调降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4月3日,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共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4月7日起将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中国人民银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定向调控,兼顾内外平衡,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国务院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意见提出,制定出台完善股票市场基础制度的意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改革方向,改革完善股票市场发行、交易、退市等制度;鼓励和引导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要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探索推动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稳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丰富债券市场品种,推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 国际面:全球宽松进行时,资产价格反弹 “欧佩克+”产油国会议达成减产协议。据报道,北京时间10日,“欧佩克+”产油国线上视频会议结束,会议讨论了如何实现国际原油市场稳定等问题。欧佩克+声明称,各产油国达成一致,确认自2020年5月1日起减产1000万桶/日,首轮减产时长为期两个月;7月起,第二轮减产800万桶/日至12月;自2021年1月起减产600万桶/日,值至2022年4月。欧佩克代表称,墨西哥仍然反对欧佩克+减产协议。欧佩克+下一次会议将于2020年6月10日举行。 联储会议纪要公布,目标利率维持0附近。4月8日,FOMC发布了3月2日和3月15日的会议纪要。在3月15日会议期间,美联储将基准利率降低至接近零水平。会议纪要反映出美联储十分担忧冠状病毒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纪要称,所有与会者都认为,美国经济前景在最近几周急剧恶化,并且变得极为不确定。美联储官员们主张采取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应对措施。与会者认为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范围维持在0%-0.25%是适当的,直到政策制定者确信,经济已经度过了最近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并有望实现就业和物价稳定目标。 欧央行宣布暂时性抵押品宽松措施。据报道,7日晚间,欧洲央行宣布暂时增加欧元系统的风险忍受度,以支撑经济的信贷供应。将采用史无前例的抵押品措施,以缓和欧元区金融环境收紧的问题。宣布暂时性抵押品宽松措施,将希腊政府债券纳入抵押品,放松使用信贷额度的规则。欧洲央行称,将进一步评估措施,以暂时缓解评级下调对抵押品的影响。 全球股市大幅反弹,原油黄金也迎来上涨。随着疫情冲击被逐步消化,以及全球央行及政府不断出台的应对措施,金融市场逐渐恢复了稳定,资产价格有明显反弹。美股方面: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近一周涨跌幅分别为10.77%、8.90%和10.40%。欧洲方面,德国DAX指数、法国CAC40指数、富时100指数涨跌幅分别为10.38%、6.77%、6.61%。亚太及新兴市场方面,恒生指数上涨4.38%,日经225上涨8.57%,孟买SENSEX30指数上涨10.24%。黄金方面,流动性压力缓解之后,黄金迎来一波明显反弹,近一周COMEX黄金上涨5.44%,再次涨破1700美元。原油方面,随着相关产油国减产协议的达成,原油价格有所反弹,近一周ICE布油上涨7.88%,再度站上30美元。 汇率面:流动性危机短期缓解,人民币依然在7以上运行 流动性危机短期缓解,人民币依然在7以上运行。截至4月9日,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报收7.0590,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报收7.0597,上期二者分别报收7.0977和7.0926。近一周人民币指数上涨0.53%,报收114.20点,美元指数近一周下跌0.55%,报收99.56。随着短期内流动性危机的缓解,美元指数有所调整,但全球范围内疫情仍难言乐观,美元料将维持相对强势,虽有震荡调整但幅度不大,人民币汇率也依然将围绕7上下震荡。 汇率短期受美元暴涨影响被动贬值。受新冠肺炎这一公共安全卫生事件影响,全球各地加快了降息进程,多地呈现负利率,美联储紧急降息至0,海外市场的降息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我国汇率一定空间,但是由于流动性危机导致的美元大幅上涨,人民币被动贬值到7以上,短期美元有所调整,但依然将保持相对强势。 A股市场面:A股表现平平,勉强突破2800 A股表现平平,勉强突破2800。近一周,海外股市有较大幅度的反弹,A股表现乏善可陈,上证综指勉强突破2800。近一周上证综指、沪深300、中小板指、创业板指涨跌幅分别为1.63%、1.56%、2.52%、4.18%,中小创表现相对较好。 医药生物领涨,金融行业表现较差。近一周A股继续全面下跌,亏钱效应持续。具体来看申万一级行业表现,休闲服务(7.40%)、医药生物(6.73%)、国防军工(5.21%)表现相对较好,银行(-0.07%)、家用电器(-0.07%)、非银金融(0.60%)表现相对较差。主题方面,芬太尼指数(13.78%)、大豆指数(10.61%)、商誉减值指数(9.02%)表现相对较好,高送转预期指数(-1.93%)、网络切片指数(0.19%)、钛白粉指数(0.65%)表现相对较差。 债券市场面:债市大幅上涨 一级市场方面,供给减少。近一周共发行利率债(不包括地方政府债)23只合计2349.4亿元,其中国债4只合计1286.20亿元,政策性银行债19只合计1063.20亿元。地方政府债发行9只合计232.65亿元;同业存单发行2621.90亿元。公司债发行464.1亿元。 二级市场方面,债市大幅上涨。近一周,央行调降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的操作打开了资金利率的下行空间,债券市场大幅上涨。利率债方面:近一周,1年期国债下行45.04BP至1.2044%,10年期国债下行6.28BP至2.5226%;1年期国开债下行42.65BP至1.2775%,10年期国开债下行9.74BP至2.8452%。信用债方面:1年期A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下行39.08BP至1.9350%,10年期A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下行11.93BP至3.7317%;1年期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下行24.08BP至2.5150%,10年期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下行4.93BP至4.6317%。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上海凯石财富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如欲引用或转载本文内容,务必联络本公司研究中心并获得许可,并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文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本报告是基于已公开信息撰写,本公司力求可靠,但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本公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本报告不构成私人咨询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并未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其他投资标的邀请或向他人做出邀请。获得报告的人士据此做出投资决策,应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