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凯石财富
  • 客服电话:400-643-3389
  • 手机APP

    扫一扫下载凯石财富APP

  • 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关于我们>>凯石观点>>正文

凯石投资展望:新冠疫情蔓延,股市深跌后强势反弹

日期:2020-02-07


A股短期展望:
 
展望后市,影响A股的几大因素方面:基本面中性偏负面,疫情冲击影响经济;资金面中性偏正面,大资金维持宽松,股市资金活跃;政策面中性偏正面,积极财政配合边际变松货币;国际面中性偏正面,中美贸易缓和;汇率面中性,人民币汇率微贬;市场面中性偏正面,市场遭遇冲击但依旧强势。
 
短期来看,在疫情冲击下市场表现顽强,大跌后不少板块都修复失地,需警惕短期过快上涨行业。中期来看,内部经济而言,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暂时性的,政府往往会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以缓解其对经济增长及企业部门的冲击;外部来看中美贸易缓和,我们都有理由对未来适度乐观。长期来看,中美之间竞争博弈的关系已成定局,一方面阶段性的缓和不代表贸易摩擦最终解决,另一方面也不用对中国巨大经济体量、完整工业体系等太过悲观,中国经济依然处在寻底过程中,将会有一部分公司被淘汰,但也必定会有一部分公司脱颖而出成为核心资产,投资者需要通过扎实的研究去挖掘这类公司,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拥抱确定性的回报。
 
债市短期展望:
 
展望后市,影响债券的几大因素方面:基本面中性偏正面,疫情冲击经济;政策面中性偏正面,货币政策边际变松;资金面中性偏正面,央行OMO量价双管齐下;市场面正面,债市大涨。
 
短期来看,疫情冲击基本面央行护航,债市大涨。中期来看,债市将回归基本面趋势,宏观弱复苏遭遇疫情强干扰,企业经营压力增大,信用风险提升,需关注疫情发展对经济的变化。从中长期来看,经济仍难言触底,债市虽然难言大空间,但全球来看收益率依然占有优势,年初配置型需求亦会给债市提供支撑,坚持震荡市操作,把握债市合理区间。产品选择上,针对利率债波动上升要注重久期上的灵活调整,针对信用债违约风险要强调信用风险的把控,在股市低位背景下注重股债之间的灵活调整能力。
 
投资环境展望
 
凯石金融产品研究中心在对资本市场分析中,根据经济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国际面、汇率、市场面6个对市场影响较大的因素,对股市和债市进行回顾和展望。本周(报告中所述的近一周,指的是从1月23日到2月6日)各个影响因素的情况如下:
 
经济面:PMI回落,新冠疫情冲击经济
 
1月中采、财新制造业PMI双双回落。20年1月全国制造业PMI 略降至50%,较19年12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重新回到临界点,但仍高于19年同期水平,指向制造业景气不温不火。主要分项指标中,需求改善、生产走弱、价格回升、库存转差。分规模看,大型和中型企业PMI有所回落,但仍处线上,小型企业PMI显著回升,而仍居于线下。
工业利润增速转负。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3.3%,较18年的10.3%明显下滑转负,主要是受工业产品销售增速回落,成本上升挤压利润空间,钢铁、石化、汽车等重点行业利润下降明显,以及个别行业及企业大幅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等四方面因素影响。其中,12月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增速大跌转负至-6.3%。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影响经济。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爆发,截止2020/2/6,累计确诊病例31161人,累计疑似病例26359人;针对疫情,政府也采取果断措施进行控制,包括武汉“封城”并建立专门医院、各地减少出行自我隔离、延迟企业复工学校开学;这对供需两端均有影响。一方面,防控疫情所采取的隔离措施,使得春节期间住宿餐饮、旅游、文体娱乐等消费服务类行业收入缩水;另一方面,并非疫情防控急需的行业或推迟开工,影响节后复工节奏。结合历史情况上看,疫情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暂时性的;政府往往会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以缓解其对经济增长及企业部门的冲击。
 
资金面:OMO量价齐发力,两融维持万亿,公募掀自购潮
 
应对疫情OMO量价齐发力,货币利率整体平稳。为对冲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和金融市场资金集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维护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进行了大额逆回购投放,其中逆回购投放17000亿元,逆回购到期11800亿元,TMLF投放2405亿元,TMLF回笼2575亿元,此外,央行调降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货币利率方面,整体运行较为平稳,近一周R001均值为2.2742%,较上期上行10.50BP,R007均值为2.5414%,较上期下行17.61BP;DR001均值为2.1495%,较上期上行5.51BP,DR007均值为2.4104%,较上期下行18.65BP。
 
两融维持万亿,南下北上维持净流入,公募掀起自购潮。两融余额方面,截至2月5号,两融余额为10233.65亿元,继续维持万亿水平,较今年以来高位有些许回落。南北向资金方面,北上资金整体净流入,但是单日波动大,1月23日净流出117.62亿元,而2月3号市场大跌净流入181.89亿元,全周净流入215.98亿元;南下资金每日净流入,合计流入125.92亿元。在新冠病毒肺炎事件引发市场大幅震荡时,公募基金发起了自购潮,超10家基金公司申购自家基金超过16个亿。
 
政策面:做好防疫恢复生产保障供应
 
做好防疫恢复生产保障供应。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大规模爆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行控制,包括武汉“封城”建立专门医院、延长假期、企业推迟复工等等。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习近平主持并听取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关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的汇报,研究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2月5号,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强调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同期,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切实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等。
 
实施疫情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月7日上午在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相关财税政策、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有关情况。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在发布会上介绍,“保供”问题2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进行了专门研究和部署。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一是贴息。贴息政策主要是为了对防控物资保障的重点企业加大资金支持,支持恢复产能、扩大产能,全力保障物资的供给。财政部联合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首次实施了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进行捆绑发力的政策。第二是收储。对企业多生产的重点医疗防控物资,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购收储,给这些企业一颗定心丸。第三是税费政策。
 
央行OMO下调10BP。2月2日下午,央行发布通知,为维护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和货币市场平稳运行,2020年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1.2万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确保流动性充足供应,银行体系整体流动性比去年同期多9000亿元,此外OMO利率下调10BP。央行副行长潘功胜2月1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金融市场开市后,央行将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加大逆周期调节强度,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特别是考虑到疫情特殊时期和延期开市的双重影响,央行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提供流动性。
 
聚焦全面小康 弥补三农短板。2月5号,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意见》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完成上述两大目标,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意见》强调,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稳住农业基本盘、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至关重要,政策措施必须逐项抓好落实,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国际面:英国正式脱欧,中国降低美国关税,原油大跌
 
美联储按兵不动。1月FOMC会议上,如市场所广泛预期,美联储决定依然按兵不动,将联邦基金利率水平维持在1.5-1.75%的水平。同时在会议声明以及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基本维持此前的说辞和基调,也没有提供市场关心的有关扩表未来路径的更多信息。因此可以说,整体上,此次会议较为平淡,并没有太多变化和意外之处。市场和主要资产价格的反应也是如此,美股市场在议息决议公布后从日内高点回落,但收盘基本持平,10年美债利率、黄金和美元也基本变化不大。
 
英国正式脱欧。1月31日,英国正式退出欧盟,结束47年的欧盟成员国身份,成为历史上首个脱欧国家,也为该国历时3年多的脱欧历程画上句号。尽管在接下来11个月的过渡期内,英国与欧盟之间的日常业务将一如往常,但英欧双方都将面临关系转换而触发的一系列变化。展望未来,脱欧后的英国将面临诸多挑战。
 
特朗普弹劾终告结束。美国参议院就针对特朗普总统的弹劾按进行最终表决,结果分别以52:48和53:47的结果,否决了对“滥用权力”和“妨碍国会调查”两条弹劾条款,这意味着自9月24日众议院正式启动弹劾调查程序以来,持续四个多月的弹劾以参议院宣告特朗普总统无罪告终。这也使得特朗普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三个正式被弹劾,同时被宣告无罪的总统。
 
中国调整对美加征关税。2月6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约750亿美元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措施。税委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8月23日,中国对美实施第三轮关税反制,对美约750亿美元商品分两批加征10%、5%关税,对此前暂停加征关税的美汽车及零部件恢复加征25%、5%关税。而在2019年12月15日,税委会公告对原定于当日加征关税的750亿美元清单二商品,暂不征收10%、5%关税,对美汽车及零部件继续暂停加征关税。
全球股市震荡,原油大跌。美股方面: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近一周涨跌幅分别为0.66%、2.80%和0.72%。欧洲方面,德国DAX指数、法国CAC40指数、富时100指数涨跌幅分别为0.44%、0.45%、-0.89%。亚太及新兴市场方面,恒生指数下跌2.99%,日经225下跌0.66%,孟买SENSEX30指数上涨0.46%。黄金方面,本周黄金表现平淡,COMEX黄金近一周上涨0.87%。原油方面,受国内疫情超预期利空影响,因中国政府为预防疫情传播采取的交通管制措施,其国内的原油、成品油需求预计将会大幅下滑,原油大跌,近一周ICE布油下跌11.74%。
 
汇率面:疫情冲击汇率微贬
 
疫情冲击汇率微贬。截至2月6日收盘,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报收6.9696,离岸报6.9789,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汇率贬幅较大,消化了疫情的影响,随后几天有所升值。近一周人民币指数下跌0.52%,报收113.36点,美元指数近一周上涨0.99%,报收98.47。
 
A股市场面:医药一枝独秀,创业板维持强势
 
创业板维持强势。近一周,受新冠病毒肺炎事件影响,市场整体承压,但是结构化行情明显,创业板维持强势并录得上涨。近一周上证综指、沪深300、中小板指、创业板指涨跌幅分别为-6.35%、-5.62%、-3.78%、0.92%。
 
医药一枝独秀,周期承压。近一周市场主要围绕新冠病毒肺炎事件展开,医药领涨,此外在线办公、游戏、视频等板块受益;特斯拉业绩出彩大涨,国内新能源车板块跟随大涨,全周看,30个中信一级行业仅医药1个收涨。具体来看,医药(6.06%)、传媒(-1.84%)、电力设备及新能源(-3.29%)表现相对较好,综合金融(-14.26%)、钢铁(-10.56%)、房地产(-10.49%)表现相对较差。主题方面,医疗保健指数(8.63%)、教育指数(6.96%)、生物科技指数(6.90%)表现相对较好,林木指数(-13.51%)、港口指数(-13.33%)和海运指数(-13.09%)表现相对较差。
 
债券市场面:供给缩量,债市大涨,利率债表现出彩
 
一级市场方面,供给缩量,战疫主题债发行。近一周发行整体缩量,共发行利率债(不包括地方政府债)9只合计762亿元,其中国债2只合计440亿元,政策性银行债7只合计322亿元。地方政府债发行0只;同业存单发行3052亿元。公司债和企业债合计发行1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农发、国开、进出口银行发行抗击疫情主题债。
 
二级市场方面,债市大涨,利率表现优于信用债。疫情事件经济承压,央行逆回购净投放+降息,债市大涨,表现上看,利率债优于信用债,高等级信用债优于中低等级信用债。利率债方面:近一周,1年期国债下行12.17BP至2.0593%,10年期国债下行18.90BP至2.8392%;1年期国开债下行31.60BP至2.0778%,10年期国开债下行20.59BP至3.2614%。信用债方面:1年期A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下行14.60BP至2.9094%,10年期A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下行18.29BP至3.9540%;1年期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上行11.60BP至3.1694%,10年期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下行18.29BP至5.0140%。指数方面,中债总净价近一周上涨0.92%,中债企业债总净价上涨0.38%,中债国债总净价上涨1.14%。中证转债指数下跌1.33%。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上海凯石财富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如欲引用或转载本文内容,务必联络本公司研究中心并获得许可,并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文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本报告是基于已公开信息撰写,本公司力求可靠,但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本公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本报告不构成私人咨询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并未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其他投资标的邀请或向他人做出邀请。获得报告的人士据此做出投资决策,应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