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凯石财富
  • 客服电话:400-643-3389
  • 手机APP

    扫一扫下载凯石财富APP

  • 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关于我们>>凯石观点>>正文

凯石2017基金盘点之公募市场业绩篇 ——股混一雪前耻,债基举步维艰

日期:2018-01-02


资本市场波谲云诡,13年至15年中小创一路走牛,16年以股灾开篇,以债灾收尾。17年价值白马大放异彩,结构化行情演绎至极致。市场指数在2017年表现优异,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全年累计涨幅分别超过6%和8%。而细看个股“二八”严重分化,剔除新股后的3029只个股中,全年收涨个股仅698只,下跌个股则多达2325只。

如此风格极端分化的市场,公募基金业绩优势凸显,股混类基金近9成录得正收益。市场惊呼公募基金百花齐放,价值投资王者归来。反观债市,政策高压不断,查委外,去杠杆,叠加资金面始终偏紧。年内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累计上升近80BP,债券类产品平均收益尚不及货币基金,债基举步维艰。

1股市结构型慢牛,股混型产品超额收益明显

2017年A股市场在上市公司结构、投资者结构、监管环境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年上证综指上涨6.56%,深证成指上涨8.48%。指数稳健上行,个股走势却出现了极端分化的现象。

漂亮50强者恒强,代表大盘白马走势的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分别上涨25.08%和21.78%。而代表中小市值公司的创业板指数和中证1000指数分别下跌10.67%和17.35%。

市场行情结构清晰,股混型产品一雪前耻。公募基金投资理念素以稳健的基本面分析为基础,在17年结构分化显著的市场中,公募产品普遍表现优异。结构型慢牛的市场趋势让大部分基金投资者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根据凯石金融产品中心的统计,剔除2017年新成立的基金,公募股混类基金中,股票型基金正收益占比82.3%,平均收益率13.8%;混合型基金正收益占比87.5%,平均收益率10.7%。可以说,公募股混产品在2017大幅跑赢了市场平均水平,整体超额收益显著。

2债市震荡筑底,债券型产品收益大都乏善可陈

2017经济面持续表现韧性,超出了市场对于经济基本面的悲观预期。同时金融去杠杆、严监管防风险的政策不断出台,对债券市场的投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挤压。改革的决心和政策执行力大超市场预期。

债市筑底,债券型基金的表现乏善可陈。债市延续了2016年四季度转熊后的低迷走势。二级债基和可转债基金乘着股市偏暖的一波东风,表现超越去年,也带动全年债券类基金产品整体收益率的算术平均较去年略有提升,但是整体收益尚不及货币基金。债基投资过程,产品的优中选优显得格外重要。

3股混优质产品业绩靠拢,东证资管红透半边天

为了比较基金公司股混产品的主动管理能力,我们对所有股混类主动管理基金的2017年业绩进行了排序。由于目前各家基金公司股混类产品多有以金融机构为主要持有人的定制化基金产品,灵活配置类基金在2015、2016年迅速扩容。而这些产品在投资过程中股票仓位的高低调整可能并不表现出基金公司本身的管理能力,而更多取决于产品本身的定制要求。为了剔除这部分基金的影响,考量基金公司的主动管理类产品的真实能力。

我们通过统计各基金公司业绩排名前5位的主动管理股混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来代表基金公司股混类产品的管理水平。结果显示,如此计算得到的平均收益率在30%以上的基金公司有25家,平均收益率在20%以上的基金公司有51家。绝大部分基金公司的明星股混产品在2017都获得优异的战绩,除东方红资管业绩遥遥领先,之后各家基金公司间的业绩差距在伯仲之间,业绩分化并不明显。

抱团消费蓝筹,优质产品业绩靠拢。细看基金公司的内部排名,可以看到虽然2017年市场结构分化,市场热点集中的白酒、家电、银行等板块,公募基金大多加强了配置,各公司的代表产品中,纯纯的消费类基金就占有四只,应该说大部分基金公司都成功把握市场主线,紧紧抱团消费蓝筹。第五至第十名的公司,业绩差距在3个百分点之间,可以说优质产品全年业绩分化差异并不明显。

东证资管红透半边天。以基金公司品牌论,用坚实的业绩说话的东方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在2017年受到了投资者的热烈追捧。前5主动管理股混平均收益率达到61.8%,对第二梯队有了近10个百分点的优势。在业绩上技压群雄,东方红资管产品的渠道销售也是屡创佳绩。东方红睿玺发行当日仅一上午就卖出超过100亿元,最终每个投资账户限制最高认购金额不超过5万,配售比仅至11%。

东方红今年之所以能业绩大好,得益于其擅长的价值投资手法与今年市场整体的风格契合度极高。投资者多以注重业绩排名,用脚投票,因而成为2017基金市场当仍不让的“网红”基金公司。

4股东优势无用武之地,债基排名全靠股票

业绩不能靠“爸爸”,股东优势不好使。以同样的方法考察,市场上基金公司在债券类产品的公司业绩排名,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债券管理规模500亿以上的银行系巨无霸公募,如(工银瑞信基金、中银基金、农银汇理、建信基金),都没有出现在榜单上。

银行系基金公司股东实力雄厚,大家通常会认为,由于债券型产品主要参与银行间市场,银行系基金公司在拿券,信用研究等多个方面都有着先天的优势。事实也的确如此,但是由于今年债市仍在底部震荡,债券型产品的纯债端收益普遍不太理想。这些先天的优势显得英雄没有用武之地。

市场不行怎么破,排名主要拼股票。如将债券类业绩排行榜与股混类业绩排行榜对比来看,优秀产品的合计管理规模明显较小,除易方达、富国外,业绩排名靠前的5只债券类基金合计规模在20-50亿,而股混前5的合计规模都是在百亿级别。

优秀债基规模怎会如此之小?细看可以发现,2017年业绩明显超过同类的债券型产品大都为二级债基和可转债基金。而此二类基金在整体债券类基金比重原本就很小,分别只有1500亿和30亿的总规模。债市全年受到政策高度压制,债券类基金的业绩只能靠拼权益端的投资实力,得股票者得排名,排名主要拼股票。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上海凯石财富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如欲引用或转载本文内容,务必联络本公司研究中心并获得许可,并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文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本报告是基于已公开信息撰写,本公司力求可靠,但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本公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本报告不构成私人咨询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并未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其他投资标的邀请或向他人做出邀请。获得报告的人士据此做出投资决策,应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