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发行概览 上周新成立基金概况 根据凯石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统计,本期新成立基金共25只,较上周减少18只;新基金募资规模为159.83亿份。凯石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综合考虑2016年以来历史每周成立基金数量以及募资规模编制了每周基金成立热度指数。本周基金成立热度指数为67.43,因春节假期工作日减少,基金发行热度较上周有所回落。本期成立18只混合型基金,3只债券型基金,1只国际(QDII)基金和2只股票型基金,还有一只货币基金。前期大跌对基金成立热度的影响尚未显现,久违的货币基金终于在上周又有新成立,各类型基金百花齐放。 重点发行基金 可认购新基数量略减,发行热度有所回落。本周内可认购的基金共72只,与上周相比增加9只,新发基金热度有所回暖。分类来看,混合型基金39只,债券型基金26只,股票型基金7只。 新发基金推介—光大多策略精选(005444.OF) 该基金为18个月定期开放灵活配置型基金,基金由光大保德信基金旗下明星基金经理何奇掌管。作为光大保德信旗下“多策略”系列的最后一只产品,该基金仍将坚持“轻仓步步为营”的投资策略,但与前两只产品不同的是,本次即将新发的光大多策略精选的股票仓位弹性较高、风格更进取,即当基金净值增长低于3%,股票仓位则不超过30%;基金净值增长高于3%、低于5%,最高股票仓位则将升至50%;基金净值增长高于5%、低于8%,则其最高股票仓位可达80%。 何奇表示,相较于多策略系列的其它两只产品,光大多策略精选较积极的阶梯式仓位管理,更符合其本人的投资风格。在新基金未来的投资运作过程中,他能更好发挥其自身的投资特长,力争为投资持有人带来稳健的超额回报。 基金市场要闻回顾 今年以来基金分红总金额200.76亿元同比增148.13% 截至2月19日,今年以来宣布分红或实施分红基金数量达到413只,其中已实施分红基金共分红322次,涉及309只,与之相比,去年同期189只基金合计分红196次。分红总额从80.91亿元升至200.76亿元,升幅为148.13%。。 Wind数据统计显示,309只参与分红的基金中,债券型基金有140只,占比45.31%,股票型基金有19只,占比6.15%。博时裕嘉三个月今年以来共有2次分红,频率最高,博时裕盈三个月(2次);大成定增(2次);富国国有企业债AB(2次);富国国有企业债C(2次)分红次数靠前。 从金额来看,企债ETF最为慷慨,每10份基金份额分红1127.90元。企债ETF(每10份分红1127.9元),周期债(每10份分红13元)位列二、三位。博时主题行业派现手笔最大,分红总额为18.52亿元,博时主题行业(分红18.52亿元),东证睿华(分红14.13亿元),东方红睿华沪港深(分红14.13亿元),南方成份精选(分红10.02亿元)分红总额排名居前。 货基纳入M2统计 部分货币基金视作货币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2018年1月,人民银行完善货币供应量中货币市场基金部分的统计方法,用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取代货币市场基金存款(含存单)。这是1994年以来,央行第四次调整M2统计口径,也是央行首次纳入银行存款以外的项目。综合各家机构观点,将货币基金视作货币,反映央行在金融去杠杆、货币基金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更加重视货基监管的宏观审慎考虑。 2018年1月,央行将余额宝等货币基金纳入广义货币(M2)统计口径。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布2018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时,通过备注说明:2018年1月,人民银行完善货币供应量中货币市场基金部分的统计方法,用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取代货币市场基金存款(含存单)。这是1994年以来,央行第四次调整M2统计口径。经过四次调整,M2主要由四部分内容构成:流通中货币(M0)、企业存款、居民存款、非银存款。其中,货币基金存款(含存单)计入M2中的非银存款。 根据央行金融数据解读,此次M2口径调整对当期增速影响不大.完善统计口径后,2018年1月,本期M2余额扩大1.15万亿元,去年同期M2余额扩大8249亿元,数据可比;本期M2余额同比增长8.6%,2017年末M2余额同比增长8.1%。按完善前方法统计,2018年1月末M2增速为8.5%。 综合各家机构观点,央行此次调整M2口径,用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取代货币市场基金存款(含存单),主要参考美国M2统计方法,将货币基金视作货币,反映央行在金融去杠杆、货币基金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更加重视货基监管的宏观审慎考虑。 货币基金已占据公募基金的半壁江山。截至2017年年底,货币基金的资产净值规模为67357亿元,占公募基金总额的58.06%。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正式纳入M2,被视作货币,未来或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 基金经理变更 上周共34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发生变更,其中0只为更换基金经理,34只为新增基金经理。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上海凯石财富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如欲引用或转载本文内容,务必联络本公司研究中心并获得许可,并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文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本报告是基于已公开信息撰写,本公司力求可靠,但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本公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本报告不构成私人咨询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并未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其他投资标的邀请或向他人做出邀请。获得报告的人士据此做出投资决策,应自行承担投资风险。